element-tot-len 长度固定的吗?

Listpack 中的 element-tot-len(元素总长度)字段并不是固定的,它的大小取决于元素的编码类型和数据的总长度。这个字段的作用是记录当前元素的编码类型和数据部分的总长度,但不包括 element-tot-len 字段自身的长度。

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:

  1. 如果编码类型和数据的总长度小于等于 127 字节,element-tot-len 占用 1 个字节。

  2. 如果总长度大于 127 字节但小于 16383 字节,element-tot-len 占用 2 个字节。

  3. 如果总长度大于等于 16383 字节但小于 2097151 字节,element-tot-len 占用 3 个字节。

  4. 如果总长度大于等于 2097151 字节但小于 268435455 字节,element-tot-len 占用 4 个字节。

  5. 对于更长的长度,element-tot-len 占用 5 个字节。

这种可变长度的设计使得 Listpack 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大小的元素,同时保持内存的紧凑性。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编码方式采用一种特殊的前缀编码,每个字节的最高位(第 8 位)用作标识位,如果这个位是 1,则表示后面还有更多字节用于表示长度;如果是 0,则表示当前字节是长度信息的最后一个字节。这样可以从后向前逐个字节地读取,直到遇到最高位为 0 的字节,从而确定元素的总长度。

这段代码实现了在 Listpack 数据结构中的反向遍历功能,具体包括找到最后一个元素(lpLast函数)和找到给定元素的前一个元素(lpPrev函数)。下面是对这两个函数以及lpDecodeBacklen辅助函数的详细解释。

函数 lpLast

unsigned char *lpLast(unsigned char *lp) {
    // 定位到EOF(End Of File)元素,即Listpack的末尾元素。
    unsigned char *p = lp + lpGetTotalBytes(lp) - 1; 
    return lpPrev(lp, p); // 如果EOF是唯一的元素,则返回NULL,否则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}

功能:找到 Listpack 中的最后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解释

  1. lp + lpGetTotalBytes(lp) - 1:计算指向 Listpack 结尾的指针。lp 是 Listpack 的起始地址,lpGetTotalBytes(lp) 获取 Listpack 的总字节数,所以 lp + lpGetTotalBytes(lp) - 1 实际上是指向 Listpack 结尾元素(EOF元素)的指针。

  2. return lpPrev(lp, p):调用 lpPrev 函数,传入 Listpack 的起始地址和指向 EOF 元素的指针,以获取最后一个实际元素的指针。如果 Listpack 中只有一个 EOF 元素,lpPrev 将返回 NULL

函数 lpPrev

unsigned char *lpPrev(unsigned char *lp, unsigned char *p) {
    assert(p); // 确保传入的指针p不是NULL
    // 如果p指向Listpack的起始位置,则没有前一个元素,返回NULL
    if (p - lp == LP_HDR_SIZE) return NULL;
    p--; // 移动指针p,使其指向当前元素的element-tot-len字段的开始位置
    // 解码element-tot-len字段,获取前一个元素的总长度
    uint64_t prevlen = lpDecodeBacklen(p);
    // 计算element-tot-len字段自身的长度,并加到prevlen上
    prevlen += lpEncodeBacklen(NULL, prevlen);
    // 移动指针p,使其指向前一个元素的起始位置
    p -= prevlen - 1; 
    // 验证p指向的元素是否有效
    lpAssertValidEntry(lp, lpBytes(lp), p);
    return p; // 返回指向前一个元素的指针
}

功能:找到给定元素的前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解释

  1. assert(p):确保传入的指针 p 不是 NULL

  2. if (p - lp == LP_HDR_SIZE) return NULL:如果指针 p 指向的是 Listpack 的起始位置(即没有前一个元素),则返回 NULL

  3. p--:将指针 p 向后移动一个字节,指向当前元素的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开始位置。

  4. uint64_t prevlen = lpDecodeBacklen(p):调用 lpDecodeBacklen 函数解码 element-tot-len 字段,获取前一个元素的总长度。

  5. prevlen += lpEncodeBacklen(NULL, prevlen):计算 element-tot-len 字段自身的长度,并将其加到 prevlen 上。

  6. p -= prevlen - 1:将指针 p 向前移动 prevlen - 1 个字节,指向前一个元素的起始位置。

  7. lpAssertValidEntry(lp, lpBytes(lp), p):验证指针 p 指向的元素是否有效。

  8. return p:返回指向前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函数 lpDecodeBacklen

static inline uint64_t lpDecodeBacklen(unsigned char *p) {
    uint64_t val = 0; // 用于存储解码后的长度值
    uint64_t shift = 0; // 记录位移动的位数
    do {
        // 读取当前字节的低7位,并将其左移shift位后与val进行按位或操作
        val |= (uint64_t)(p[0] & 127) << shift;
        // 如果当前字节的最高位为0,则表示这是element-tot-len的最后一个字节,跳出循环
        if (!(p[0] & 128)) break;
        shift += 7; // 如果当前字节不是最后一个字节,则将shift增加7,为读取下一个字节做准备
        p--; // 将指针p向后移动一个字节,指向下一个element-tot-len字段的字节
        // 如果shift超过28,表示出现了异常情况(因为element-tot-len的最大长度为28位),返回UINT64_MAX作为错误标志
        if (shift > 28) return UINT64_MAX;
    } while (1);
    return val; // 返回解码后的总长度
}

功能:解码 element-tot-len 字段,获取前一个元素的总长度。

解释

  1. uint64_t val = 0:初始化变量 val 用于存储解码后的长度值。

  2. uint64_t shift = 0:初始化变量 shift 用于记录位移动的位数。

  3. do { ... } while (1):使用 do-while 循环读取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每个字节。

  4. val |= (uint64_t)(p[0] & 127) << shift:读取当前字节的低 7 位(p[0] & 127),并将其左移 shift 位后与 val 进行按位或操作,以累加长度信息。

  5. if (!(p[0] & 128)) break:检查当前字节的最高位(第 8 位)。如果最高位为 0,则表示这是 element-tot-len 的最后一个字节,跳出循环。

  6. shift += 7:如果当前字节不是最后一个字节,则将 shift 增加 7,为读取下一个字节做准备。

  7. p--:将指针 p 向后移动一个字节,指向下一个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字节。

  8. if (shift > 28) return UINT64_MAX:如果 shift 超过 28,表示出现了异常情况(因为 element-tot-len 的最大长度为 28 位),返回 UINT64_MAX 作为错误标志。

  9. return val:返回解码后的总长度。

通过这三个函数的配合,Listpack 实现了高效的反向遍历功能,能够从后向前逐个访问元素。

能否解释一下element-tot-len字段的具体含义?

当然可以。在 Listpack 数据结构中,element-tot-len 字段是一个关键的概念,它用于支持从末尾向前遍历元素,同时避免连锁更新问题。下面是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具体含义和作用:

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含义

element-tot-len 字段指的是一个特殊的长度信息,它记录了当前元素(包括其编码类型和数据)的总长度。这个字段是 Listpack 设计中的一个核心特性,它允许从后向前遍历 Listpack 中的元素,而不需要像传统的双向链表那样存储每个元素的前驱指针。

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作用

  1. 支持反向遍历:由于每个元素都包含了其前一个元素的总长度信息,因此可以从 Listpack 的末尾开始,逐个向前遍历到第一个元素。这对于实现某些需要反向访问元素的操作非常有用。

  2. 避免连锁更新:在传统的压缩列表(如 Redis 的 Ziplist)中,每个元素都存储了前一个元素的长度,这样在插入或删除元素时,可能需要更新后续所有元素的长度信息,导致连锁更新问题。Listpack 通过使用 element-tot-len 字段,避免了这种连锁更新,因为每个元素只关心自己的长度和前一个元素的总长度,而不需要更新后续元素的长度信息。

  3. 紧凑的存储element-tot-len 字段采用变长编码方式,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动态分配存储空间。如果一个元素的长度信息可以用一个字节表示,那么就只占用一个字节,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存储空间。

  4. 灵活的元素长度:由于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存在,Listpack 可以灵活地处理不同长度的元素,而不需要为每个元素预留固定的长度空间。

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编码方式

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编码方式是变长的,使用一种类似于可变长度整数的编码方法。每个字节的最高位(第8位)用作一个标志位,表示是否还有更多的字节跟随:

  • 如果最高位为1,表示当前字节不是 element-tot-len 的最后一个字节,还需要继续读取下一个字节。

  • 如果最高位为0,表示当前字节是 element-tot-len 的最后一个字节。

剩余的7位用于存储实际的长度信息。通过这种方式,element-tot-len 字段可以有效地表示从1到2^28-1(约268MB)的元素长度。

这种设计使得 Listpack 在保持高内存效率的同时,还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大小的元素,同时避免了连锁更新问题,提高了操作的效率。

在Listpack中,element-tot-len字段是如何实现的?

在 Listpack 数据结构中,element-tot-len 字段是指每个元素(Entry)的总长度,它包括了元素的编码类型(encoding)和元素数据(data)两部分的长度。这个字段不包括它自身的长度,且其大小最多可以是5个字节。

具体来说,element-tot-len 字段采用变长编码方式,其编码规则如下:

  1. 每个字节的最高位(第8位)用作一个标志位:如果最高位为1,表示这个字节不是 element-tot-len 的最后一个字节,还需要继续读取下一个字节;如果最高位为0,则表示当前字节是 element-tot-len 的最后一个字节。

  2. 剩余的7位用于存储长度信息:这些位记录了元素的总长度信息,可以支持从1到2^28-1(约268MB)的元素长度。

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设计主要用于从后向前遍历 Listpack,当我们需要找到当前元素的上一个元素时,可以从后向前依次查找每个字节,直到找到上一个 Entry 的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结束标识,进而计算出上一个元素的长度。

在实际的编码过程中,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大小取决于元素的编码类型和数据的总长度。例如,如果一个元素的编码类型和数据总长度小于等于127字节,那么 element-tot-len 只需要1个字节来存储。如果总长度大于127字节但小于16383字节,element-tot-len 则需要2个字节,以此类推,最大可以支持到5个字节的长度编码。

这种设计使得 Listpack 在保持高内存效率的同时,还能够灵活地处理不同大小的元素,同时避免了连锁更新问题,提高了操作的效率。

Listpack 如何解决连锁更新

Listpack 是 Redis 7.0 引入的一种新的数据结构,用于替代 ziplist。它通过改变数据存储结构,避免了 ziplist 中的连锁更新问题。以下是 Listpack 解决连锁更新的具体方法和原理。

什么是连锁更新

在 ziplist 中,每个元素(entry)都包含一个 prevlen 字段,用于记录前一个元素的长度。这种设计虽然支持反向遍历,但在插入或修改元素时,如果新元素较大,可能会导致后续元素的 prevlen 占用空间发生变化,从而引发连锁更新问题。具体表现为:每次插入或修改一个元素,可能会导致后续所有元素的长度信息都需要更新,导致大量的内存重分配和数据移动,严重影响性能。

Listpack 的解决方案

Listpack 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了连锁更新问题:

  1. 取消 prevlen 字段:在 Listpack 中,每个元素只记录自己的长度,而不记录前一个元素的长度。这意味着修改一个元素的长度不会影响其他元素,避免了连锁更新。

  2. 使用 element-tot-len 字段:每个元素包含一个 element-tot-len 字段,用于记录当前元素的总长度(包括编码类型和数据)。这个字段采用特殊的编码方式,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用于指示是否还有更多字节,低7位用于存储长度信息。这种设计支持从右向左的反向遍历,而不需要记录前一个元素的长度。

Listpack 的结构

Listpack 的结构如下:

  1. 总长度(Total Bytes):4字节,表示整个 listpack 的总字节数。

  2. 元素个数(Number of Elements):2字节,表示 listpack 中元素的数量。

  3. 元素(Entries):每个元素包含编码、数据和长度信息。

  4. 结束标志(End Byte):1字节,固定为 0xFF,表示 listpack 的结束。

每个元素包含以下信息:

  1. 编码(Encoding):定义该元素的编码类型,会对不同长度的整数和字符串进行编码。

  2. 数据(Data):实际存放的数据。

  3. 长度(Backlen):表示当前数据长度占用总字节数的长度数据,用于反向遍历。

正向遍历

在 Listpack 中,正向遍历比较简单,只需要根据当前元素的编码类型和数据长度计算出元素的总长度,然后将指针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的位置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1. 调用 lpFirst 函数获取第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  2. 调用 lpNext 函数获取下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  3. lpNext 函数内部调用 lpSkip 函数,根据当前元素的编码类型和数据长度计算出元素的总长度,并将指针移动到下一个元素的位置。

反向遍历

反向遍历的关键在于 element-tot-len 字段的特殊编码方式。具体步骤如下:

  1. 调用 lpLast 函数获取最后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  2. 调用 lpPrev 函数获取前一个元素的指针。

  3. lpPrev 函数内部调用 lpDecodeBacklen 函数,从右向左逐个字节读取当前元素的 element-tot-len,计算出前一个元素的总长度,并将指针移动到前一个元素的位置。

代码示例

以下是一些关键函数的代码示例:

创建 Listpack

unsigned char *lpNew(size_t capacity) {
    unsigned char *lp = lp_malloc(capacity > LP_HDR_SIZE+1 ? capacity : LP_HDR_SIZE+1);
    if (lp == NULL) return NULL;
    lpSetTotalBytes(lp, LP_HDR_SIZE+1);
    lpSetNumElements(lp, 0);
    lp[LP_HDR_SIZE] = LP_EOF;
    return lp;
}

正向遍历

unsigned char *lpFirst(unsigned char *lp) {
    if (lpGetTotalBytes(lp) == LP_HDR_SIZE + 1) return NULL;
    return lp + LP_HDR_SIZE;
}

unsigned char *lpNext(unsigned char *lp, unsigned char *p) {
    assert(p);
    p = lpSkip(p);
    if (p[0] == LP_EOF) return NULL;
    lpAssertValidEntry(lp, lpBytes(lp), p);
    return p;
}

反向遍历

unsigned char *lpLast(unsigned char *lp) {
    unsigned char *p = lp + lpGetTotalBytes(lp) - 1; // Seek EOF element.
    return lpPrev(lp, p); // Will return NULL if EOF is the only element.
}

unsigned char *lpPrev(unsigned char *lp, unsigned char *p) {
    assert(p);
    if (p - lp == LP_HDR_SIZE) return NULL;
    p--; // Seek the first backlen byte of the last element.
    uint64_t prevlen = lpDecodeBacklen(p);
    prevlen += lpEncodeBacklen(NULL, prevlen);
    p -= prevlen - 1; // Seek the first byte of the previous entry.
    lpAssertValidEntry(lp, lpBytes(lp), p);
    return p;
}

static inline uint64_t lpDecodeBacklen(unsigned char *p) {
    uint64_t val = 0;
    uint64_t shift = 0;
    do {
        val |= (uint64_t)(p[0] & 127) << shift;
        if (!(p[0] & 128)) break;
        shift += 7;
        p--;
        if (shift > 28) return UINT64_MAX;
    } while (1);
    return val;
}

通过这些改进,Listpack 在内存使用和操作性能上都有显著提升,彻底解决了 ziplist 的连锁更新问题。